临床研究
北京地区2015年冬季流感样病例中医病证特征观察 王玉光;马月霞;刘卫红;胡晶;丁雪霏;卢幼然;赵京霞;刘清泉99-101
疲劳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价及用药规律探讨 林晓柔;宋烨闻;武颖;林依璇;衷敬柏102-104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瘀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探讨 杨月;胡建东;刘霁;朴雪梅;薛鸾105-109
活血利水中药对LVEF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proBNP、hs-CRP和TNF-α的影响 周李刚;洪银芳109-112
实验研究
肺瘤平膏对共培养条件下A549细胞uPA、MMP-2、MMP-9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陈赐慧;李卫东;刘瑞;花宝金113-117
淫羊藿及女贞子协同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及抗炎作用的影响 年宏蕾;杨燕;罗良涛;许利平;王秀娟;刘仁慧118-121
归脾汤对产后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相关激素及5-羟色胺的影响研究 崔艳超;唐启盛122-126
信息窗_消息
《北京中医药》杂志2016年度学术专栏(专题)约稿函 本刊编辑部126
《北京中医药》杂志博士约稿函 本刊编辑部147
《北京中医药》杂志2016年征订、征稿启事 本刊编辑部162
学验传承
杜怀棠应用调气活血化痰法治疗咳嗽经验浅析 李雁;刘宏;顾雯靓;高岩;杜怀棠127-129
李国栋辨证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经验 刘丛丛;刁双双;李元涛;李国栋130-131
刘玉洁治疗老年抑郁症经验研究 方春杨;孙辰莹;李凤娥;刘玉洁132-133
学术探讨
《圣济总录》对膏摩的贡献 梁红广;李建华;邵盛;储宇舟;李勇;陈浩;何鹏飞;李翰林;王璐玲;龚利134-136
傅山从心、肝、肾立论治疗不寐证发微 郑宏136-139
路志正“持中央、调升降”思想在针刺治疗颈椎病眩晕中的应用 于志谋;张华东140-142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痰浊病机分析 闵潇;焦拥政142-144
临证纵横
针刺配合手法与中药汤剂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比较 成向东145-147
清瘀补精分段论治配合针灸治疗继发性少精弱精症的临床研究 蒋远斌;王铀;郭宇;王曦148-151
电子结肠镜下肠黏膜血管表现与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郑丽;苏冬梅;李树斌152-154
中药泡洗疗法联合西药改善原发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临床症状的疗效分析 吴玉泉;刘莺;李志刚;吴章;刘伟;徐晓冬154-156
补肾养血法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疗效观察 张莹;邓娟157-159
枳术增液汤治疗小儿脾虚津亏型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郝宏文;王青青;方琼杰;王豪;王素梅160-162
皮内针加电针配合西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疗效观察 周洁;王娟163-165
升阳止痛汤保留灌肠治疗58例肛门直肠痛疗效观察 李建平165-166
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崔厚松167-169
朝阳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田谧;王景琦;吴军170-172
读者·作者·编者
《北京中医药》杂志对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169
《北京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一) 本刊编辑部172
《北京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二) 本刊编辑部179
方药经纬
唐代食疗方用药情况分析 范宁;张玉苹;廖艳;张聪;奚茜;李冰;林殷173-176
HPLC法测定清热除湿汤中龙胆苦苷和黄芩苷含量 范峥;王宏蕾;常馨予;刘洋;时琳;韩丽娟;郭桂明177-179
文献综述
中医药防治宫颈病变治疗前后HPV感染研究进展 王宁;任青玲180-183
教育改革
北京地区综合医院中医科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调研 李怡;李晔;吴翥镗;王小岗;黄小波;冯兴中;张学智;梁晓春;王春生;罗增刚;厉将斌;王会玲;江南184-187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引入扎根理论的必要性探讨 沙茵茵;张晓雷;王玉光188-191
|